生態環境部將出臺尾礦污染防治管理新規,新增多項處罰內容,加大違規行為處罰力度。
據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有關人士介紹,《尾礦污染環境防治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正在征求有關方面意見。新規明確國家、流域、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尾礦污染防治監管職責,提出尾礦庫分級分類環境監管的要求。同時也新增了未按規定上報尾礦環境管理臺賬信息、尾礦廢水外排但未按規定規范設置排放口、未按要求保存流量記錄及視頻監控等處罰內容。
根據征求意見稿,未按時上報尾礦環境管理臺賬信息的,由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一萬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未建設或不規范建設防滲系統造成周邊環境污染的,由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未按照規定對尾礦庫封場后所排放的污染物開展自行監測,由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責令停產整治。
我國尾礦庫數量大,特別是長江中上游的多個省份都是礦產開發集中區域,尾礦庫數量多且分布集中。一些地區尾礦庫鄰近重要河流、水源地等生態環境敏感目標。
生態環境部今年2月印發的《加強長江經濟帶尾礦庫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稱,近年來,長江經濟帶尾礦庫污染治理取得積極成效,但仍存在部分尾礦庫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治理措施不完善、污染治理不全面等問題,一些尾礦庫污染問題仍較突出。
我國尾礦庫數量大。一些地區尾礦庫鄰近重要河流、水源地等生態環境敏感目標。資料圖。攝影/章軻
今年2月,生態環境部就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力約談池州等六市(區)政府時,披露了衡陽市尾礦庫環境整治仍不到位,高塘沖尾礦庫生態修復工程覆土厚度達不到標準要求,總鎘濃度超過4毫克/升,遠高于危險廢物鑒別標準1毫克/升的限值等問題。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司了解到,新規明確尾礦為礦石經選廠采選后產生的固體廢物,明確放射性尾礦不適用本規定。產生尾礦的單位應當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尾礦的產生量,降低尾礦危害性。鼓勵開展尾礦充填、回填、回采再利用、生產建筑材料等綜合利用活動,減少尾礦的貯存量。
新規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尾礦污染防治和綜合利用,促進尾礦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產業發展。從事尾礦綜合利用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也明確,社會資本可通過以下方式在生態保護修復中獲得收益:采取“生態保護修復+產業導入”方式,利用獲得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或特許經營權發展適宜產業;對投資形成的具有碳匯能力且符合相關要求的生態系統,申請核證碳匯增量并進行交易;通過經政府批準的資源綜合利用獲得收益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以往經驗看,保障社會資本的收益和權益,關鍵是使這些政策得到切實執行,在制定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方案中,必須列出符合國家的哪些可以享受的優惠政策。在項目實施方案中明確參與各方的收益、責任和罰則。